《默杀》重锤霸凌,曲折反转令人窒息


近日的高温天气让我不得不走进电影院凉快一下,而柯汶利执导的新片《默杀》则成为我观影名单上的不二之选。这部电影以其诡谲复杂的情节和残酷现实的主题强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影片包含了性侵、霸凌、家暴、谋杀等多重黑暗主题,让人看的过程中几乎喘不过气来。

影片长达119分钟,紧紧围绕着校园霸凌这一敏感话题展开,情节张力十足。尽管如此,豆瓣评分仅为6.9,相较于2022年的类似题材影片评分偏低。这可能是由于导演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血腥暴力的场景,如玻璃割脸、尖钉穿手、利剪刺喉、铁锤击头等特写镜头,虽然这些元素极具观赏性,但也容易让观众感到不适,引发观感上的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默杀》上映12天票房突破8亿,预测总票房有望达到15亿以上,成为暑期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然而,其阴暗、暴力的风格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情绪起伏剧烈,令人不免心情沉重。

影片通过打乱的时间线,制造悬疑感。和平鸽、孤独小船、千纸鹤等细节均铺垫了影片中悲剧的氛围。和平鸽暗示了悲剧的基调,孤零小船预示着主人公的内心孤独和命运的坎坷,而千纸鹤则连接了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命运,象征着希望与绝望之间的挣扎。

影片中的人物名字也饱含深意:高静书、钟晓晴、安琪和黄雯凌这四个霸凌者的名字谐音“高中欺凌”,偷拍者吴望则暗示了“无望”,他们的行为无不表现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阴暗。主人公林在福和女儿陈语彤的名字也充满隐藏的寓意,亡失女儿的林在福真的“没有福”,而被折磨得无法表达的陈语彤则象征了对生活的无声抗议。

影片通过李涵这一角色展示了一个母亲在保护女儿过程中的无奈与失控。她对女儿的严厉与保护演变成为一种病态,她经常性地殴打女儿,以此表达自己的爱与恐惧。她的行为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深感同情和心痛。

影片的男主角林在福则展现了一个父亲在失去女儿后的愤怒与复仇。他痛失爱女,深感心痛,于是决定以暴制暴,为女儿讨回公道。最终,他选择从天台跳下结束生命,与女儿相会,这一幕让观众无不唏嘘。

不过,影片在有些逻辑细节上存在瑕疵,影响了观影体验。例如,9岁的语彤怎么可能在受到继父性侵时还能冷静反击;李涵如何能拖动丈夫的尸体并完美销毁案发现场,这些细节让人难以信服。此外,校长对女儿霸凌行为的漠视、保安目击霸凌后不作为都显得不合理。最终,类似不真实的情节被观众诟病,让整部影片的评分打了折扣。

尽管如此,《默杀》是一部触碰社会敏感话题的电影,展现了校园霸凌、性侵、家暴等现实问题,其情节紧凑,演技精彩,值得一看。在8月11日上午10:30的分享会上,我将进一步探讨这部影片,希望能见到对这部影片有兴趣的你们。